此外,清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所列举与描述的民间年节舞蹈,还有“波斯进宝”舞、“跳钟馗”舞、“迎拗芒”舞、“春官”舞、“赛龙神”舞、“春婆”舞、“师婆”舞等。
二、千姿百态的少数民族民间舞蹈
清代前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不仅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特点,而且,在舞蹈文化的特征上,则是牧业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两种反映。其中,北方少数民族舞蹈多是牧业文化的反映,而南方少数民族舞蹈则多是农耕文化的反映。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居住生活的地区大多在边陲和高原地带,因而,特殊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与生产方式,使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特殊的风格特点。其总体而言,均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与影响。如青藏高原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是古朴苍劲;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则热烈欢快;西南边陲的傣族民间舞蹈风格更秀美多姿;北方草原蒙古族民间舞蹈在风格上则是开阔雄健;朝鲜族民间舞蹈风格呈外柔内刚;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土家族、苗族和瑶族的民间舞蹈,则具有浓厚的巫舞风貌;沿海一带的黎族的民间舞蹈,在风格上更有着热带文化的情韵。由此可见,这一切均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风俗习尚、文化心理、爱情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