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片在形式方面,影片采用圆形、方形相结合的拍摄方式。而有关圆形构图的美学讨论也不绝于耳。胡克教授认为冯小刚使用圆形画幅形成了比较特殊的电影美学,主要体现在镜语方面。影片必然少有特写,如果特写集中在头部,一个圆形画幅充满到一个头像,十分滑稽,所以,影片多是中景镜头。另外,按照导演设计,镜头几乎没有正反打,常用固定镜头,缺少反应镜头,也很少用过肩镜头安排双人画面,这些镜头的基本运用,堪称“复古”,算是回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幼年时期的电影镜头使用方式。
此外,有关圆形构图的理论探究主要体现在,很多专家认为“影片给观众设置了一种旁观者的位置,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看李雪莲的遭遇以及官员是怎么对待和如何处理。”它并不让观众通过直观影像全面感知生活本身,而是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事件的发展,用圆形构图圈定观看内容,屏蔽掉“冗余”画面,这种旁观式的电影语言设置比较符合中国民众心理,这种美学尝试也取得了一定功效。
而有关圆形构图的探讨还在于拍摄场景的选择上,圆形画幅的使用导致了影片必须在南方选景,并且对场景构图和色彩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偏灰的颜色更符合圆形画幅的需求。同时,文人画式的镜头也包含着听觉的改变,导演选取中国中部语言(主要是江西话和安徽话)的部分,既符合圆形文人画的历史沿革,又契合更多南方观众体验,拓宽受众渠道。这对于一向擅长北方方言应用的冯小刚导演来说,也是一种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