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特洛夫斯基读过3年小学,16岁时他的腹部与头部严重负伤,右眼失明;20岁时,他因为关节硬化而卧床不起。面对命运的严峻挑战,他深切地感到:“在生活中没有比掉队更可怕的事情了。”
奥斯特洛夫斯基与自己的命运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他不想躺在残废荣誉军人的功劳簿上向祖国和人民伸手,而是用旺盛的精力读完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
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文化和文学素养达到一定水平后,他撰写了一本描述柯托夫斯基部队中英雄战士的中篇小说,寄给一家杂志社,结果没有被采用。可是,他并没有灰心丧气,忍着病痛的折磨,默默地向认准的目标攀登。
1930年4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妻子搬到莫斯科,住在克鲁鲍特金大街一条僻静的胡同里。同年秋天,他开始着手创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党组织为了支持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派了秘书和打字员来协助他,这也大大提升了他的写作速度。一年之后,这本书的上部就已经完成。1932年,该书印刷发表,并开始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连载。1933年,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最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