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慵懒腐糜的风气很快会蚀透一支哪怕传承自徐达、常遇春、明太宗、戚继光的铁军。由于兵源枯竭,辽镇不敢随意处罚败兵,甚至容许逃兵“戴罪立功”,后来大家发现临阵脱逃己经相当于无罪,渐渐军纪无存。辽东边军的训练也几近废弛,熊廷弼出任辽东经略,校阅辽东兵,让30名火枪兵在75米射距上每人发射3发,共90发,结果只有一发上靶!这根本不是真正的军人,这就是一帮专门来吃军粮的饭桶!
不过就李成梁个例而言,参军是一个正确的人生选择。李成梁奋战辽东二十二年,累官至辽东总兵官,立功无数,能让皇帝告捷于太庙的大胜就有十次,号称明朝后两百年军功最盛的边帅,封宁远伯,授太子太保、都督同知,世荫锦衣都指挥使。但李成梁也开始变得骄横无度,不但在军中一手遮天,甚至连东北的商业贸易都要统一到他家的盘子里,大有将辽东建成他李家藩镇的势头,于是遭到大量弹劾。朝廷对他的处理应该说很合理——将其召回京师闲住,保留宁远伯虚衔。“万里三大征”开启时,御史梅国祯举荐李成梁统兵,但给事中王德完坚持不可。最终,李成梁之子李如松出战,参加了三大征中的两场,屡立奇功,威震四海,成就不在其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