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个性化班级的创建,我撰写的论文《主体性德育的四则运算》也获得全国一等奖。
那次的分享对于只做了一年副校长的我来讲,无疑是如沐春风,促我成长。
现在每每忆起,我想那一段时间的努力其实也是一个关于青春成长的励志日志。从1991年师范毕业,我在一个充满着理想和幻想的花季年龄,走进了学校。一路走来,我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在当时年龄最小且享受着鲜花和掌声的副校长,我深刻地懂得,青春是一个短暂的花季,经不起任何迟疑,青春也是一股雨后的青草香,只有灿烂的春阳才能配得上,所以它需要我们用心来经历。
后来,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对年轻的教师讲,青春,一定要用激情做笔,酣畅于笔尖起落间,然后对自己说,我曾年轻过。
个性化班级的构建,为我后来做校长、实施慎独教育奠定了实践基础。
诸多阻力
办学的思路有了,是不是意味着就可以马上实施?
接下来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鲜有人知道“慎独”,这是最根本的一条。
首先是来自教师层面的问题。可以说,绝大部分的教师是第一次接触“慎独”一词。自然,他们对慎独的意义是陌生的,在谈不上理解的基础上又何谈施教呢?